比伐蘆定(bivalirudin)是一種新型的直接凝血酶抑制劑(direct thrombin inhibitor,DTI),是根據水蛭素的蛋白序列設計、合成的20肽水蛭素類似物。最早由Biogen開發(fā),后授權給美國The Medicine Company,2000年12月在美國FDA獲批上市,2004年9月在歐洲EMA獲批上市,2019年2月在中國NMPA獲批上市。
作用機制
比伐蘆定通過抑制凝血酶的活性發(fā)揮抗凝作用,該抑制作用具有可逆性、短暫性和特異性等特點。比伐蘆定可應用于成人PCI的抗凝,預防不穩(wěn)定心絞痛、缺血性并發(fā)癥。與普通肝素相比,比伐蘆定不需要依賴抗凝血酶就能起到抗凝作用,不需要血液檢測,半衰期較短,抗凝效果顯著優(yōu)于普通肝素,同時降低不良出血事件及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率,預后更佳。
藥代動力學
從結構上看,比伐蘆定屬于一類人工合成的水蛭素的衍生物,在體內可以可逆地與血液及血栓中的凝血酶進行特異結合,并進而抑制凝血酶活性,不需要借助其他輔助凝血因子從而發(fā)揮直接的抗凝作用。
相較于肝素,比伐蘆定發(fā)揮作用時因為不需要與抗凝血酶Ⅲ結合,不引起血小板Ⅳ因子的抵抗。
以冠心病抗凝為例,肝素使用會影響患者的正常凝血功能,除了會導致出血外,還會導致血小板減少等嚴重問題,但是比伐蘆定則不會帶來這些隱患。
比伐蘆定的作用機制也決定了其與眾不同的藥代參數。比伐蘆定具有很短的半衰期時間約為25min,達峰血藥濃度時間約為5min,血漿清除率高,清除途徑由蛋白水解和腎臟代謝兩者完成,約80%的藥物需要進行蛋白水解代謝。
與“簡單高效”的比伐蘆定相比,肝素這類藥物在經皮下注射后會在 30min至 60min內起效,但在大量靜脈注射后會有50%可以原形排出,這也就導致在肝素的使用過程中,通常會遇到第一劑量使用后的ACT檢測不達標,也相應需要補充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