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23-44-9
中文名稱
克林霉素
英文名稱
Clindamycin
CAS
18323-44-9
EINECS 編號
242-209-1
分子式
C18H33ClN2O5S
MDL 編號
MFCD00072005
分子量
424.98
MOL 文件
18323-44-9.mol
更新日期
2024/08/19 16:58:26
18323-44-9 結構式
基本信息
中文別名
克林霉素鹽酸克林霉素
氯潔霉素
氯林肯霉素
氯林霉素
英文別名
CLINDAMYCIN-1-thio-trans-alpha-l-threo-d-galacto-octopyranoside
7-cdl
7-chloro-7-deoxylincomycin
7-chlorodeoxylincomycin
7-chlorolincomycin
7-deoxy-7(s)-chlorolincomycin
chlolincocin
clindamycine
clinimycin
clinimycin(rescinded)
dalacinc
methyl7-chloro-6,7,8-trideoxy-6-(1-methyl-4-l-threo-d-galacto-octopyranosid
methyl7-chloro-6,7,8-trideoxy-6-(1-methyl-4-propyl-l-2-pyrrolidinecarboxamido)
sobelin
trans-alpha-propyl-l-2-pyrrolidinecarboxamido)-1-thio
L-threo-.alpha.-D-galacto-Octopyranoside, methyl 7-chloro-6,7,8-trideoxy-6-(2S,4R)-1-methyl-4-propyl-2-pyrrolidinylcarbonylamino-1-thio-
CLINDAMYCIN-HYDROCHLORIDE-ETHANOL(INTERMEDIATE)
Clindamycin (base and/or unspecified salts)
(2S,4R)-N-[(1S,2S)-2-Chloro-1-[(2R,3R,4S,5R,6R)-3,4,5-trihydroxy-6-methylsulfanyloxan-2-yl]propyl]-1-methyl-4-propylpyrrolidine-2-carboxamide
所屬類別
原料藥:林可胺類藥物理化學性質
比旋光度D +214° (chloroform)
沸點134°C (rough estimate)
密度1.1184 (rough estimate)
折射率1.6100 (estimate)
儲存條件-20°C儲存
溶解度DMSO:52.5(Max Conc. mg/mL);123.54(Max Conc. mM)
DMF:30.0(Max Conc. mg/mL);70.59(Max Conc. mM)
Ethanol:52.5(Max Conc. mg/mL);123.54(Max Conc. mM)
PBS (pH 7.2):0.2(Max Conc. mg/mL);0.47(Max Conc. mM)
DMF:30.0(Max Conc. mg/mL);70.59(Max Conc. mM)
Ethanol:52.5(Max Conc. mg/mL);123.54(Max Conc. mM)
PBS (pH 7.2):0.2(Max Conc. mg/mL);0.47(Max Conc. mM)
酸度系數(shù)(pKa)7.6(at 25℃)
形態(tài)結晶固體
顏色White to light yellow
BCS Class1
穩(wěn)定性吸濕性
CAS 數(shù)據(jù)庫18323-44-9(CAS DataBase Reference)
安全數(shù)據(jù)
警示詞警告
危險性描述H362-H319
毒害物質數(shù)據(jù)18323-44-9(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毒性LD50 subcutaneous in rat: 2618mg/kg
常見問題列表
概述
克林霉素屬林可霉素類抗菌藥物,為林可霉素的衍生物,抗菌活性較林可霉素強4~8倍。本藥通過作用于敏感菌核糖體的50s亞基,阻止肽鏈的延長,抑制細菌細胞的蛋白質合成而起抗菌作用。臨床用于敏感菌株所致的下述感染:中耳炎、鼻竇炎、化膿性扁桃體炎、肺炎;皮膚軟組織感染;在治療骨和關節(jié)感染、腹腔感染、盆腔感染、膿胸、肺膿腫、骨髓炎、敗血癥等疾病時,可根據(jù)情況單用或與其他抗菌藥聯(lián)合應用。也可在治療某些嚴重感染,如膿胸、肺膿腫、骨髓炎、敗血癥等疾病時,先予克林霉素靜脈給藥,待病情穩(wěn)定后繼以本品口服治療。有應用青霉素指征的患者,如患者對青霉素過敏或不宜用青霉素者,本品可用作替代藥物。性狀
鹽酸鹽為白色結晶性粉末,無臭,味苦。極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甲醇,幾乎不溶于氯仿或丙酮。10%水溶液pH為3.0~5.5。磷酸鹽為白色或類白色結晶性粉末,有引濕性,無臭,味苦。易溶于水,微溶于無水乙醇,極微溶于丙酮,不溶于乙醚、氯仿。1%水溶液pH為3.0~4.5。 圖1為克林霉素結構式
藥理作用
本品通過與細菌核糖體50S亞基結合,阻止肽鏈的延長,抑制蛋白質合成而發(fā)揮抗菌作用??咕V與紅霉素相似,對革蘭陽性菌如葡萄球菌屬 (包括耐青霉素株)、鏈球菌屬、白喉桿菌、炭疽桿菌等有較高抗菌活性。對革蘭陰性厭氧菌也有良好抗菌活性,擬桿菌屬(包括脆弱擬桿菌)、梭桿菌屬、消化球菌、消化鏈球菌、產氣莢膜桿菌等大多對本品高度敏感。革蘭陰性需氧菌包括流感嗜血桿菌、奈瑟菌屬及支原體屬均對本品耐藥。藥動學
本品口服吸收迅速,達峰時間為0.75~2h??崭箍诜纳锢枚葹?0%,進食不影響其吸收。肌注后達峰時間成人約為3h,小兒約為1h。蛋白結合率為92%~94%。體內分布廣泛,可進入唾液、痰、呼吸系統(tǒng)、胸腔積液、膽汁、前列腺、肝臟、膀胱、闌尾、精液、軟組織、骨和關節(jié)等,也可透過血-胎盤屏障,但不易進入腦脊液。在骨組織、膽汁及尿液中可達高濃度。在肝臟代謝,部分代謝物具抗菌活性。代謝物主要由膽汁和尿液排泄。半衰期(t1/2)為2.4~3.0h,小兒、腎功能衰竭及嚴重肝臟損害者略有延長(3~5h)。多次給藥未見藥物蓄積現(xiàn)象。血透及腹透不能清除本品。臨床應用
用于革蘭陽性菌和厭氧菌引起的下列感染。1.呼吸系統(tǒng)感染,如急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肺炎、肺膿腫、膿胸、厭氧菌性肺病、支氣管擴張合并感染、化膿性中耳炎、鼻竇炎等。
2.泌尿系統(tǒng)感染,如急性尿道炎、急性腎盂腎炎、前列腺炎。
3.女性盆腔及生殖器感染,如子宮內膜炎、非淋球菌性輸卵管及卵巢膿腫、盆腔蜂窩組織炎及婦科手術后感染等,常需與氨基糖苷類藥聯(lián)用。
4.皮膚軟組織感染,如尋常性痤瘡、癤、癰、膿腫、蜂窩組織炎、創(chuàng)傷和手術后感染等。
5.骨、關節(jié)感染,如骨髓炎(是金黃色葡萄球菌性骨髓炎的首選治療藥物)、化膿性關節(jié)炎(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性化膿性關節(jié)炎非常有效)。
6.腹腔內感染,如腹膜炎、腹腔內膿腫、膽管感染等。
7.其他,如心內膜炎、敗血癥、扁桃體炎和口腔感染等。
有關克林霉素的概述、性狀、藥理作用、臨床應用、注意事項等是由Chemicalbook的侍艷編輯整理。(2015-11-17)
不良反應
1.全身性反應:主要表現(xiàn)為過敏性休克、過敏樣反應、高熱、寒戰(zhàn)等,其中過敏性休克占嚴重病例的15%。 2.胃腸系統(tǒng):包括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癥狀;嚴重者有腹絞痛、腹部壓痛、嚴重腹瀉(水樣或膿血樣),伴發(fā)熱、異??诳屎推7?假膜性腸炎)。腹瀉、腸炎和假膜性腸炎等,可發(fā)生在用藥初期,也可發(fā)生在停藥后數(shù)周。
3.血液系統(tǒng):偶可發(fā)生白細胞減少、中性粒細胞減少、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和血小板減少等;罕見再生障礙性貧血。
4.皮膚及其附件:主要表現(xiàn)為皮疹、瘙癢等,偶見蕁麻疹、血管性水腫和血清病反應等,罕見剝脫性皮炎、大皰性皮炎、多形性紅斑和Steven-Johnson綜合征(皮膚黏膜及鞏膜呈紅色或橙色)。
5.呼吸系統(tǒng):主要表現(xiàn)為喉水腫、呼吸困難等。
6.泌尿系統(tǒng):主要表現(xiàn)為血尿、急性腎功能損害等,占嚴重病例的15.9%。
7.局部反應:在注射部位偶可出現(xiàn)疼痛、硬結和無菌性膿腫。長期靜脈滴注可出現(xiàn)靜脈炎。
8.其他:包括抽搐、肝功能異常、暈厥、溶血、腹痛、低血壓、過敏性紫癜、耳鳴、聽力下降等。
注意事項
1.對本品和林可霉素類過敏者禁用。對本品過敏時有可能對其他克林霉素類也過敏。本品與大環(huán)內酯類有部分交叉耐藥,與林可霉素有完全交叉耐藥,與青霉素、氯霉素、頭孢菌素類和四環(huán)素類之間無交叉耐藥。 2.下列情況應慎用:(1)胃腸道疾病或有既往史者,特別如潰瘍性結腸炎、局限性腸炎或抗生素相關腸炎(本品可引起假膜性腸炎);(2)肝功能減退;(3)腎功能嚴重減退;(4)有哮喘或其他過敏史者。
3.本品可透過血-胎盤屏障,故孕婦慎用;本品可分泌至母乳中,故哺乳期婦女慎用,使用本品時暫停哺乳。
4.老年人、小兒、腎功能不全等高危、特殊人群應慎用或在嚴格監(jiān)護下使用。出生4周以內的嬰兒禁用本品,其他小兒服用本品時應注意觀察重要器官的功能?;加袊乐鼗A疾病的老年患者易發(fā)生腹瀉或假膜性腸炎等不良反應,用藥時需密切觀察。
5.服藥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和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測定值可能增高。嚴重腎功能減退和(或)嚴重肝功能減退,伴嚴重代謝異常者,采用高劑量時需進行血藥濃度監(jiān)測。療程長的患者,需定期檢測肝、腎功能和血常規(guī)。
6.用藥期間需密切注意大便次數(shù),如出現(xiàn)排便次數(shù)增多,應注意假膜性腸炎的可能,需及時停藥并作適當處理。輕癥患者停藥后即可能恢復;中等至重癥患者需補充水、電解質和蛋白質。如經上述處理無效,則應口服甲硝唑250~500mg,一日3次;如復發(fā),可再次口服甲硝唑;仍無效時可改用萬古霉素(或者去甲萬古霉素)口服,一次125~500mg,每6h給藥1次,療程5~10日。
7.為防止急性風濕熱的發(fā)生,用本品治療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時,療程至少為10日。
8.本品偶爾會導致不敏感微生物的過度繁殖或引起二重感染,一旦發(fā)生二重感染,應立即停藥并采取相應措施。
9.本品不能透過血-腦屏障,不用于腦膜炎。
10.不同細菌對本品的敏感性可有相當大的差異,故藥敏試驗有重要意義。
11.在使用克林霉素注射劑時,應嚴格掌握適應癥,并嚴格按說明書中的用法、用量(包括用藥次數(shù)和給藥途徑)使用,除必須靜脈輸液外,盡量選擇口服或肌內注射方式給藥;靜脈給藥注意避免劑量過大、滴注速度過快、濃度過高。
12.使用過程中應仔細觀察患者的癥狀和體征,一旦發(fā)現(xiàn)異常應立即停藥,并盡快明確診斷,及時給予對癥治療。
藥物相互作用
1.本品可增強吸入性麻醉藥的神經肌肉阻斷現(xiàn)象,導致骨骼肌軟弱和呼吸抑制或麻痹(呼吸暫停),在手術中或術后合用時應注意。以抗膽堿酯酶藥物或鈣鹽治療可望有效。 2.與抗蠕動止瀉藥、含白陶土止瀉藥合用,在療程中甚至在療程后數(shù)周有引起伴嚴重水樣腹瀉的假膜性腸炎可能。因可使結腸內毒素延遲排出,從而導致腹瀉延長和加劇,故本品不宜與抗蠕動止瀉藥合用。與含白陶土止瀉藥合用時,本品的吸收將顯著減少,故兩者不宜同時服用,需間隔一定時間(至少2h)。
3.本品具有神經肌肉阻斷作用,可增強神經肌肉阻斷藥的作用,兩者應避免合用。本品與抗肌無力藥合用時將導致后者對骨骼肌的效果減弱,為控制重癥肌無力的癥狀,在合用時抗肌無力藥的劑量應予調整。
4.氯霉素或紅霉素在靶位上均可置換本品,或阻抑本品與細菌核糖體50S 亞基的結合,體外試驗顯示本品與紅霉素具有拮抗作用,故本品不宜與氯霉素或紅霉素合用。
5.與阿片類鎮(zhèn)痛藥合用時,本品的呼吸抑制作用與阿片類的中樞呼吸抑制作用可因相加而有導致呼吸抑制延長或引起呼吸麻痹(呼吸暫停)的可能,故必須對患者進行密切觀察或監(jiān)護。
6.本品不宜加于組分復雜的輸液中,以免發(fā)生配伍禁忌。
7.本品體內血漿蛋白結合率較高,與其他藥物聯(lián)合使用時應注意藥物相互作用。
劑型規(guī)格
鹽酸克林霉素棕櫚酸酯分散片 75mg(按克林霉素計,下同);鹽酸克林霉素膠囊 75、150、300mg;
注射用鹽酸克林霉素 150、300、600mg;
鹽酸克林霉素注射液 ①2ml∶150mg,②2ml∶300mg,③4ml∶300mg;
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 2ml∶300mg;
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 250、300、500、600、750、900mg;
鹽酸克林霉素氯化鈉注射液 100ml∶克林霉素300mg、氯化鈉0.9g;
鹽酸克林霉素葡萄糖注射液 100ml∶克林霉素300mg、葡萄糖5g;
克林霉素磷酸酯氯化鈉注射液 100ml∶克林霉素300mg、氯化鈉0.9g;
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 100ml∶克林霉素300mg、葡萄糖5g。
圖2為鹽酸克林霉素膠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