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黑素是大腦松果體產(chǎn)生的一種激素。人們也可以將其作為一種天然或合成的補充劑來促進睡眠。褪黑素在體內(nèi)發(fā)揮許多作用,但最主要作用是維持晝夜節(jié)律。晝夜節(jié)律是人體內(nèi)的生物鐘,它告訴人體何時睡覺、何時醒來。對人類來說,中樞生物鐘位于大腦的視交叉上核(SCN)區(qū)域。利用每天的晝夜模式,SCN創(chuàng)造并維持一個有規(guī)律的睡眠和覺醒周期。光線水平信號到達SCN,然后傳遞到大腦中心深處的松果體。松果體在晚上釋放褪黑素,并在白天阻止其釋放。一些食物含有褪黑素,褪黑素也可制成藥片或軟糖形式的補充劑。
副作用
研究報道的褪黑素的副作用非常少,任何出現(xiàn)的副作用通常都很輕微,如頭痛、惡心、頭暈、嗜睡。服用褪黑素補充劑的兒童可能會經(jīng)歷這些副作用以及尿床和易怒。由于褪黑素可能對胎兒或新生兒有更嚴重影響,孕婦或哺乳期女性在使用前應(yīng)咨詢醫(yī)生。
功效
褪黑素是一種天然激素,似乎只有輕微副作用。研究者檢測了它作為一種天然補充劑在幾種疾病情況下的使用,包括:
睡眠障礙
天然的褪黑素讓人體知道什么時候該睡覺。褪黑素補充劑在治療睡眠問題上有些效果。2013年的一項薈萃分析表明,與安慰劑相比,褪黑素有助于改善睡眠時間,減少入睡所需時間,提高睡眠質(zhì)量[1]。
雖然褪黑素不如一些助眠劑那么有效,但其副作用更少。在2014年的一篇綜述中,褪黑素顯示出有望預(yù)防時差反應(yīng)患者的睡眠和覺醒時間發(fā)生變化、改善失眠癥患者睡眠的潛力[2]。但是,對于輪班工人和健康成人來說,這種補充劑的好處還不太清楚。
頭痛
有證據(jù)表明褪黑素可以緩解一些頭痛[3],特別是可能對偏頭痛和叢集性頭痛有用。然而,研究人員并不知道褪黑素的哪種配方和劑量對頭痛患者最有效。
癌癥
對結(jié)腸癌、乳腺癌、腎癌、腦癌和肺癌的一些臨床研究表明,患者在化療和放療的同時服用褪黑素可能有助于癌癥治療[4]。然而,這些證據(jù)尚無定論,科學(xué)家們需要進行更多研究來確認它們之間的聯(lián)系?,F(xiàn)有證據(jù)表明,褪黑素在癌癥開始、增殖和進展時可能有助于對抗癌癥[5]。這種補充劑對癌癥有很多作用。任何想要服用褪黑素的人都應(yīng)該和他們的癌癥醫(yī)生或腫瘤學(xué)家討論,以確保褪黑素不會干擾其癌癥治療。研究人員正試圖查明它的具體作用,并認為它蘊含著許多希望。
阿爾茨海默病
褪黑素水平隨著年齡增長而下降。然而,這種減少在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中更為明顯。2013年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褪黑素似乎可以減緩與阿爾茨海默病相關(guān)的認知能力下降[6]。
耳鳴
2014年的一項研究表明,褪黑素可能會輕微改善耳鳴癥狀[7]。這種效果可能是由于改善睡眠或褪黑素的抗氧化特性帶來的。
放射性防護
放療在治療多種癌癥中起著關(guān)鍵作用,但也會引起嚴重的副作用。輻射造成的許多損害是由一種叫做自由基的有害物質(zhì)造成的。褪黑素是一種抗氧化劑,有助于對抗自由基的破壞作用,而且它還有抗癌作用。一些研究表明,它可能對在癌癥治療期間接受放療的患者有益[8]。在服用褪黑素之前一定要先咨詢腫瘤醫(yī)生,以確保它不會干擾其他治療。
風(fēng)險
醫(yī)生認為褪黑素一般來說是安全的。然而,某些人群可能比其他人面臨更大風(fēng)險。與褪黑素有關(guān)的風(fēng)險包括:過敏反應(yīng)、副作用(如頭暈、頭痛和惡心)、低血壓、白天嗜睡(這會使駕駛和操作機器很危險)、藥物相互作用(與血液稀釋劑、癲癇藥、避孕藥、降糖藥等)。研究人員仍不清楚褪黑素的長期安全性,尤其是對兒童和青少年。這種補充劑對孕婦及嬰兒的安全性也不清楚。
參考文獻:
1. Ferracioli-Oda E, et al. PLoS One. 2013; 8(5):e63773.
2. Costello RB, et al. Nutr J. 2014; 13: 106.
3. Gelfand AA, Goadsby PJ. Headache. 2016; 56(8): 1257-1266.
4. PDQ Integrative, Alternative, and Complementary Therapies Editorial Board. Topics in Integrative, Alternative, and Complementary Therapies (PDQ?): Health Professional Version. In: PDQ Cancer Information Summaries. Bethesda (MD):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US); November 2, 2018.
5. Reiter RJ, et al. Int J Mol Sci. 2017; 18(4): 843.
6. Lin L, et al. Int J Mol Sci. 2013; 14(7): 14575-14593.
7. Merrick L, et al. South Med J. 2014; 107(6): 362-366.
8. Najafi M, et al. Biophys Rev. 2017; 9(2): 139-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