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及概述[1][2]
1-異倒捻子素水合物化學(xué)名稱為1,3,6,7-四羥基-2,8-雙(3-甲基-2-丁烯基)-9-shan酮,分子式為C24H28O7,分子量428.47,通常是以亮黃色粉末狀存在,熔點(diǎn)181.6-182.6e℃。1-異倒捻子素水合物是從藤黃科藤黃屬植物山竹子(GarciniamangostanaL1)果殼中分離出的主要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山竹子又名莽吉柿、倒捻子、鳳果,在東南亞地區(qū)山竹子的果殼是治療痢疾、扭傷、傷寒、潰瘍、皮膚感染,消炎和殺菌的民間傳統(tǒng)用藥又稱為山竹黃酮,是一類廣泛運(yùn)用于飲食和醫(yī)學(xué)上的氧雜蔥酮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癌的活性。倒捻子素主要從藤黃屬植物山竹子果殼中分離提取,山竹果是一種帶有芳香氣味的熱帶水果,號(hào)稱“水果皇后”。
長期以來,1-異倒捻子素水合物被認(rèn)為是藤黃屬植物鳳果或山竹果樹的主要色素,1855年,Schm記等首次從水果殼中分離出倒捻子素;1942年,YateS等確定其結(jié)構(gòu)。近年來,人們才確定山竹子果殼的主要成分及其生物活性,山竹主要的一類代謝產(chǎn)物即氧雜蒽酮(xanthones),亦有文獻(xiàn)稱呫噸酮類化合物,它是山竹中的主要活性物質(zhì)。到目前為止,已經(jīng)從山竹果皮,葉,根,心材等部位分離得到60多個(gè)氧雜蒽酮,其中α-倒捻子素和1-異倒捻子素水合物在山竹中所占的比重較大。它們具有不同程度的殺菌消炎、抗痢疾、治療潰瘍的活性。
1-異倒捻子素水合物在天然提取物中的含量遠(yuǎn)遠(yuǎn)低于α-mangostin,不利于它的進(jìn)一步藥理及臨床研究,因此對(duì)1-異倒捻子素水合物的合成研究顯得非常有意義
倒捻子素雖然在山竹果中大量存在,但提取分離過程復(fù)雜、產(chǎn)率低,不利于其他利用范圍的擴(kuò)大化。因此倒捻子素的合成研究就顯得非常有意義。迄今為止,α-倒捻子素的合成方法已見報(bào)道,但1-異倒捻子素水合物合成方法的研究尚在進(jìn)行中。綜上所述,1-異倒捻子素水合物作為黃酮類化合物的一種單體,具有多種重要功效,如治療慢性痢疾、傷口感染、潰瘍,幫助傷口愈合,甚至在治療癌癥方面都有明顯功效,近年來成為研究熱點(diǎn)。目前合成1-異倒捻子素水合物化合物的報(bào)道很少,研究剛剛起步。
應(yīng)用[3]
研究表明1-異倒捻子素水合物有如下作用:
1、抑制環(huán)氧化酶的作用
2、抗艾滋病作用
3、5-羥色胺2A受體抑制作用。
制備[2]
方法一:
步驟1、將山竹提取物40g加300ml二氯乙烷,300ml吡啶,64g無水三氯化鋁,0.1g碘化鈉置于1000ml反應(yīng)瓶中。加熱回流反應(yīng)三小時(shí)。;冷去反應(yīng)液后加6g濃鹽酸中和至反應(yīng)液呈弱酸性,減壓回收二氯乙烷,放置冷卻得1-異倒捻子素水合物粗品30g。
步驟2、將上述步驟所得到的1-異倒捻子素水合物粗品30g用600ml無水乙醇重結(jié)晶,加5g的活性炭脫色,濃縮乙醇至原體積三分之一后放置結(jié)晶,24小時(shí)后抽濾得98%的1-異倒捻子素水合物精品21g。
方法二:
上乙?;?/p>
稱取α-倒捻子素粗品SM_1(純度>70%)250g投入5L三口瓶中,在冰浴攪拌的條件下1-異倒捻子素水合物加入1L吡啶,慢慢滴加乙酸酐(1.25L),控制釜內(nèi)溫度在10度以下。滴畢,加熱回流3h。1-異倒捻子素水合物濃縮過量的吡啶,向濃縮液中加1.2L二氯甲烷,有機(jī)相用5%的稀鹽酸600mL×2洗兩次,1-異倒捻子素水合物稀鹽酸層用300mL×2二氯甲烷回萃,合并有機(jī)相。有機(jī)相用飽和食鹽水300mL洗,無水1-異倒捻子素水合物硫酸鈉干燥,旋干得棕色油狀物326g,室溫冷卻后變?yōu)楣腆w。粗品用二氯甲烷/石油醚=1/11-異倒捻子素水合物重結(jié)晶兩次,干燥,得淡黃色固體SM_2220g,收率為67.2%。
脫乙?;?/p>
稱取三乙?;?alpha;-倒捻子素SM_2200g,加乙醇2L,攪拌。然后稱取149.3g氫氧化鈉1-異倒捻子素水合物配成2mol/L加到三口瓶中,加熱回流,1h反應(yīng)畢,用二氯甲烷洗水相(600mL×2)后,調(diào)1-異倒捻子素水合物酸,二氯甲烷萃?。?00mL×2),濃縮,干燥,得150g粗品。
將粗品150g,加600mL二氯甲烷使之全溶,活性碳脫色,過濾,濃縮,得黃色固體。1-異倒捻子素水合物二氯甲烷/石油醚=1/1重結(jié)晶三次得大量黃色固體1-異倒捻子素水合物析出,減壓抽濾,干燥,得黃色固體1-異倒捻子素水合物96g,1-異倒捻子素水合物收率為57.1%。純度>99.9%。
主要參考資料
[1] 呂紅, & 方巖雄. (2005). α-,β-和γ-倒捻子素藥理研究進(jìn)展. 中藥材, 28(6), 26-26.
[2] 王卓群, 胡萍, & 余少文. (2014). α-倒捻子素的生物活性與藥理作用研究進(jìn)展. 中國藥房(19), 1808-1811.
[3] 馮建光, & 陳利瓊. (2009). 山竹殼中α-倒捻子素的測定方法. 食品與生物技術(shù)學(xué)報(bào), 28(2), 256-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