熒光素鈉是一種熒光染料,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術是當前眼科診斷眼底疾病常用的、主要的檢查方法之一,對眼底病的診斷、鑒別診斷、治療選擇、預后的推斷都具有重要意義。除了診斷眼科疾病,熒光素鈉的熒光染料作用還可應用于其它疾病領域,本文將介紹它引導腫瘤切除手術的作用。
背景
熒光顯像技術是近年出現并迅速發(fā)展的術中判斷腫瘤邊界的新技術,具有應用簡便、靈敏度和特異度高等優(yōu)點,國內外熒光顯像方法主要有5-氨基酮戊酸(5-ALA)、熒光素鈉納米、熒光探針靛氰綠、多光子激發(fā)熒光等,目前成熟應用于臨床的有熒光素鈉術中顯像技術。
機理
人體被注射熒光素鈉后,通過特定波長的光,照射特定的光敏物質后所產生的一系列化學、物理、生物等反應而用于診斷腫瘤的一種方法。光敏藥物可以在腫瘤部位伴隨血液運行而高濃度積聚,使用特定波長的光線照射腫瘤部位,惡性腫瘤隨即產生熒光,根據熒光的強度來確定,以提高腫瘤的清除率,減少腫瘤殘余,降低腫瘤復發(fā)率。
熒光素鈉是一種化合物染料,具有熒光特性,熒光素鈉安全、性質穩(wěn)定,臨床常用于診斷角膜損傷、潰瘍;眼底血管造影;藥物注射后在血液中約60%~80%與血清白蛋白結合,可發(fā)生強烈的熒光;膠質瘤侵襲性生長使得血腦屏障被破壞,熒光素鈉能夠透過被破壞的血腦屏障進入腫瘤組織及被腫瘤侵襲的腦組織并呈現黃色熒光,在肉眼或普通手術顯微鏡下可清晰分辨出腫瘤的邊界,指導術者進行腫瘤切除,特別是功能區(qū)腫瘤。
如何使用
術前準備:用藥前做過敏試驗,稀釋后濃度為1%的溶液5mL靜脈推注,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觀察15分鐘患者的呼吸、心率變化,皮膚有無皮疹。
用量建議:靜脈注射10%熒光素鈉3.5-5mg/kg,開硬膜前1.5-2小時,熒光持續(xù)時間6-8小時,腫瘤呈現深黃色區(qū)、腫瘤周邊呈淺黃色區(qū)正常,腦組織呈無黃染區(qū),將深黃色、淺黃色區(qū)至無黃染區(qū)在顯微鏡下切除。
注意事項:有哮喘、其他過敏疾病、嚴重肝腎功能損傷者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