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及概述[1][2]
吡柔比星(THP),別名吡喃阿霉素,屬于蒽環(huán)類抗生素。吡柔比星抗癌作用的機理為:在細胞核迅速嵌入DNA核酸堿基對間,干擾轉(zhuǎn)錄過程,阻止mRNA 的合成,抑制DNA聚合酶的活性,從而干擾DNA的合成。吡柔比星比阿霉素具有更廣譜更為強烈的抗腫瘤作用,其主要機制是快速進入細胞內(nèi),嵌入DNA的雙螺旋鏈,抑制DNA聚合酶α和β,阻止核酸合成,使腫瘤細胞中止于G2期,不能進行細胞分裂,導致腫瘤細胞死亡。吡柔比星的骨髓抑制,心臟毒性,脫發(fā)等毒性反應較阿霉素輕。與同類其它蒽環(huán)類藥物多柔比星及表柔 比星相比,對多數(shù)腫瘤(實體瘤、血液系統(tǒng)腫瘤)療效基本相當。吡柔比星單用、聯(lián)合用藥或結(jié)合手術(shù)治療,適用于多種癌癥的治療,如頭頸部腫瘤、乳腺癌、尿路上皮癌、卵巢癌、子宮癌、急性白血病和惡性淋巴瘤、肝癌、肺癌、胃癌等,是一個廣譜抗腫瘤藥物。但是一般的吡柔比星制劑 機體的正常組織和病灶無選擇性,在治療時,對正常組織造成傷害,因此普通吡柔比星的主要副作用表現(xiàn)為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貧血、惡心和嘔吐等癥狀。
制劑[1] [3]
一、脂質(zhì)體凍干劑
CN200910083478.4提供吡柔比星或鹽酸吡柔比星脂質(zhì)體凍干劑及其制備方法。以下步驟:
1)將下述組合物A或B的有機溶液與水混合,制備均相溶液;
組合物A:由吡柔比星、磷脂和固醇組成;
組合物B:由鹽酸吡柔比星、磷脂和固醇組成;
2)除去步驟1)中均相溶液中的有機溶劑,得到脂質(zhì)體混懸液;
3)將步驟2)的脂質(zhì)體混懸液進行微射流處理,然后加入凍干支持劑,反復凍 融后,凍干得到吡柔比星或鹽酸吡柔比星脂質(zhì)體凍干劑。
本發(fā)明的制備吡柔比星或鹽酸吡柔比星脂質(zhì)體凍干劑的主要機理為:首先 將吡柔比星或鹽酸吡柔比星分別與磷脂、固醇溶解在醇水溶液中,借助微射流的高剪切作用,使磷脂、固醇和吡柔比星或鹽酸吡柔比星混合的更加均勻,形成均相溶液;然后在氮氣保護下減壓旋蒸去除乙醇,在去除乙醇的同時,磷脂分子的疏水尾端重新排列,將吡柔比星或鹽酸吡柔比星包裹入脂質(zhì)體中,從而形成亞微米級的脂質(zhì)體;隨后的微射流可以對亞微米脂質(zhì)體進行整核和重組;最后加入凍干保護劑,反復凍融后凍干得到吡柔比星或鹽酸吡柔比星脂質(zhì)體凍干劑。本發(fā)明的制備方法具有以下優(yōu)點:工藝簡單、工業(yè)可操作性強、安全性高、重現(xiàn)性較好、所有的制備條件均有固定的參數(shù)控制。
藥理毒理[2]
本品為半合成的蒽環(huán)類抗癌藥,進入細胞核內(nèi)迅速嵌入DNA核酸堿基對間,干擾轉(zhuǎn)錄過程,阻止mRNA合成,抑制DNA聚合酶及DNA拓撲異構(gòu)酶Ⅱ(TopoisomeraseⅡ,TopoⅡ)活性,干擾DNA合成。因本品同時干擾DNA、mRNA合成,在細胞增殖周期中阻斷細胞進入G1期而干擾瘤細胞分裂、抑制腫瘤生長,故具有較強的抗癌活性。
藥代動力學[2]
本品靜注后迅速吸收,組織分布廣,以脾、肺及腎組織濃度高,心臟內(nèi)較低,有選擇性作用于瘤細胞的作用。其半衰期(T1/2)明顯低于阿霉素(ADM)。人靜注本品30mg/m2后血漿濃度迅速減少,6~8h后為11ng/ml左右, T1/2 α、β、γ各為0.89min、0.46h及14.2h。
臨床應用和適應癥[2]
對惡性淋巴瘤和急性白血病有較好療效,對乳腺癌、頭頸部癌、胃癌、泌尿系統(tǒng)惡性腫瘤、及卵巢癌、子宮內(nèi)膜癌、子宮頸癌等有效。單用THP的有效率分別為20%~70%。與多種化療藥物如Ara-C、CTX、6-MP、MTX、5-FU、DDP等聯(lián)合應用抗癌作用增加。
注意事項[2]
嚴格避免注射時滲漏至血管外,密切監(jiān)測心臟、血象、肝腎功能及繼發(fā)感染等情況。原則上每周期均要進行心電圖檢查,對合并感染、水痘等癥狀的患者應慎用本藥,高齡者適當減量。溶解本品只能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注射用水,以免pH的原因影響效價或渾濁。溶解后藥液,即時用完,室溫下放置不得超過6小時。
主要參考資料
[1] CN200910083478.4 吡柔比星或鹽酸吡柔比星脂質(zhì)體凍干劑及其制備方法
[2] 注射用鹽酸吡柔比星說明書
[3] CN200710044137.7 吡柔比星或鹽酸吡柔比星脂質(zhì)納米粒及其制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