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丁基鋰性質、用途與生產工藝
正丁基鋰是有機合成中最常用的有機鋰試劑之一,主要用作有機強堿和鋰化試劑,室溫下為無色或微黃色透明穩(wěn)定液體,易燃。溶于戊烷、己烷、環(huán)己烷等烴類以及乙醚和其它醚類溶劑。市售者一般是己烷溶液。化學性質與Grignard試劑相似,但更活潑。不僅能發(fā)生Grignard試劑所進行的反應,而且能發(fā)生Grignard試劑所不能進行的某些反應。但由于較貴,故多用于Grignard試劑不能進行的反應。
以正丁基鋰(BuLi)為引發(fā)劑,四氫呋喃(THF)為結構調節(jié)劑,四氯化錫(SnCl4)為偶聯(lián)劑合成集成橡膠SIBR,集成橡膠SIBR是一種用于胎面的新型橡膠,其顯著特點是分子鏈由多種結構的鏈段構成,不同結構的鏈段提供給橡膠不同的性能,柔性強的鏈段使橡膠具有優(yōu)異的低溫性能,同時還可降低滾動摩擦阻力,提高輪胎的耐磨性;而剛性的鏈段則增大橡膠的濕抓著力,提高輪胎在濕滑路面行使的安全性,這使得SIBR成為迄今為止性能最為全面的二烯烴類橡膠。由于SIBR具有優(yōu)異的綜合性能,它被認為是本世紀的熱點橡膠,有著美好的發(fā)展前景。
乙醚溶液的制法在無水無氧氮氣保護下,在裝有攪拌器、低溫溫度計、導氣管、干燥管和滴液漏斗的500毫升干燥的三頸燒瓶中,加入200毫升無水乙醚和剪碎的8.6克(1.25摩爾)鋰絲,在攪拌下滴加30滴由68.5克(0.50摩爾)正溴丁烷和100毫升無水乙醚配成的溶液。在干冰-丙酮浴中冷卻到-10℃,見溶液變渾濁且鋰絲上呈現(xiàn)金屬光澤的亮斑時,表示反應開始。將余下的正溴丁烷溶液在30分鐘內加完。后慢慢溫熱至0-10℃,并繼續(xù)攪拌1-2小時。在氮氣保護下通過塞有玻璃絲的玻璃管過濾,將正丁基鋰的乙醚溶液轉移到事先沖氮的容器中貯存,產率80-90%。
正已烷溶液的制法氮氣保護下在裝有滴液漏斗,溫度計和冷凝管的三口燒瓶中加入120毫升正己烷溶液,4.8克(0.7摩爾)鋰絲,滴加29.6克(0.32mmol)氯代正丁烷,緩慢升溫,保持平穩(wěn)沸騰,約需1小時滴加完畢,繼續(xù)回流反應1.5小時,冷卻,靜置過夜,氮氣保護下過濾,濾液沖氮保存。
注意事項正丁基鋰對空氣和水敏感,請將產品儲存于密閉、干燥、低溫(2-8℃)環(huán)境中。
長期存放可能會產生少量渾濁,屬于正?,F(xiàn)象,不影響產品使用。
使用注射器抽取溶液時,應在瓶口用注射針連接氮氣球,以平衡正丁基鋰吸出時的壓力變化。
正丁基鋰的反應體系需保持氮氣環(huán)境,以阻擋空氣和水進入,所用溶劑應為無水或超干溶劑。
慢慢倒入加有少量干冰的四氫呋喃中,慢慢加入過量一倍摩爾乙醇,然后加水稀釋,最后加稀HCl至溶液變清,倒入落地通風柜內相應的廢液桶。淬滅處理需要考慮的問題:
1)選擇合適的淬滅試劑,要充分考慮到產物的穩(wěn)定性以及后處理的難易程度;
2)如果淬滅過程會大量放熱,須在冷卻下進行淬滅;
3)不要過分依賴文獻,而不對反應進行監(jiān)控。只有當TLC或其他分析手段顯示反應結束,才能對反應進行淬滅;
4)可能的話,后處理應在淬滅后盡快進行。
在氬氣保護下,在5000ml的三口瓶中加入3L正己烷(或60-90℃石油醚),將140g(20mol)金屬鋰片用正己烷(或60-90℃石油醚)洗滌干凈,戴上一次性手套,將金屬鋰片快速撕成小片,加入到5000ml的三口瓶中,裝上機械攪拌,冰鹽浴冷卻至0度左右(注意溫度別太低,否則引發(fā)比較慢),往其中滴加925g(10mol)氯丁烷,控溫在15度以下(注意反應引發(fā)后為紫灰色,開始時應該滴加較慢,反應放熱比較厲害,特別注意別沖料),加完后,冰鹽浴控溫15度以下繼續(xù)攪拌2小時,然后撤去冰鹽浴,室溫攪拌1小時,然后改為回流裝置,逐漸升溫回流4-5小時,冷卻至室溫,靜置沉降過夜,上清液為丁基鋰溶液,用氬氣壓至儲存瓶中,殘渣加入2L溶劑攪拌,沉降過夜,上清液合并到丁基鋰溶液中備用。
殘渣處理:將上面殘渣帶瓶放在一個裝有沙土的盆中,置于安全的地方,暴露在空氣中1-2個月(不會自燃),待體系中固體變?yōu)榘咨珪r,立刻到出來,在空地上遠遠的往上面潑水即可。如果當?shù)貧夂虮容^潮濕時,開始幾天應在兩邊的瓶口上加上干燥管。如果急用反應瓶,在轉移出正丁基鋰溶液后,可以在氬氣保護下,冰鹽浴冷卻,緩慢的滴加叔丁醇處理。
丁基鋰在用前必須標定,雙滴定法比較繁瑣,一般不用,可用單滴定法滴定。具體方法如下:
1)滴定試劑:1mol/L 的仲丁醇/二甲苯溶液(仲丁醇和二甲苯均須用活化過的5A分子篩干燥)
2)指示劑:2,2'-聯(lián)二吡啶
3)溶劑:二甲苯(須用活化過的5A分子篩干燥)
4)操作方法:在氬氣保護下,往帶一個翻口塞的100ml的三口瓶中加入磁子,20ml二甲苯,很少量指示劑,然后用一個帶精確刻度2ml注射器準確量取2ml丁基鋰快速轉移到瓶中(注射器中的空氣需要用氬氣置換,且抽取丁基鋰時需排除針筒中的氬氣,并在丁基鋰溶液中來回抽排幾次,以免針筒中微量的水和空氣影響滴定的準確度),體系變?yōu)樽霞t色,然后將同一個針筒(用同一個針筒的目的是為了減小滴定誤差)洗干凈,吹干,用滴定劑洗滌兩至三次,準確量取滴定劑滴定之體系突變?yōu)辄S色,此為滴定終點。
5)重復滴定一次,兩次誤差在2%以內,則可認為結果準確。
6)滴定結果:滴定劑量(ml)/2即為丁基鋰的摩爾濃度
注意事項:
1)正丁基鋰遇空氣極易自燃,量取時,針頭尖端在空氣中會冒火星。
2)整個過程中須用氬氣保護,特別需要注意安全。
3)丁基鋰著火時,須用沙土滅火。平時須在伸手可及的地方備有滅火的沙土。
4)制備和使用丁基鋰時,最好不要一個人單獨操作,以免有意外情況時,一個人無法處理。
針筒充氮氣,注入正丁基鋰瓶中,然后吸取正丁基鋰,注入到預先充氮氣的的反應體系中(當然這個體系包括一個恒壓滴液漏斗),然后,旋塞滴加正丁基鋰.
少量直接用注射器吸入以后,用注射器慢慢的滴加,當然要保證容器充氮。注意記得準備一個裝有少量干燥的四氫呋喃或石油醚三角瓶,洗滌用過的注射器。
正丁基鋰是一種多用途的陰離子聚合引發(fā)劑,近年來屢有報道由丁基鋰引起的爆炸和火災。那么在用到丁基鋰的實驗中怎樣操作才能盡量避免發(fā)生這些悲劇呢?
(1)丁基鋰遇空氣極易自燃,量取時,針頭尖端在空氣中會冒火星;
(2)整個過程中須用惰性氣體保護,特別需要注意安全;
(3)丁基鋰著火時,須用沙土滅火。平時須在伸手可及的地方備有滅火的沙土;
(4)制備和使用丁基鋰時,最好不要一個人單獨操作,以免有意外情況時一個人無法處理;
(5)正丁基鋰是親核性特別強的試劑,能引發(fā)劑陰離子聚合,應避免使用塑料或橡膠的容器,避光隔水低溫保存;
(6)使用丁基鋰的反應體系以及溶劑等應當嚴格的無水無氧;
(7)丁基鋰不要沾到或滴落到易燃物質上(如杜瓦品中的丙酮冷浴中);
(8)取丁基鋰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針頭堵死的情況(空氣濕度大時針頭前方結固體或反口塞的橡皮屑被塞進了針頭孔),必需頭腦冷靜,及時告訴陪同你一起操作的人妥善處理;
(9)一旦有丁基鋰滴落到臺面或地上,不要緊張,立即用石棉布或沙子覆蓋。千萬不要滴落到衣服或溶劑中;
(10)用量較大時推薦直接使用干燥潔凈的不銹鋼導管,通過可控制流速的合適的惰性氣體的微小正壓將丁基鋰緩慢地滴加到反應體系中,隨時中斷的措施是適時的將不銹鋼導管從丁基鋰液面以下抽到液面以上;
(11)丁基鋰的加入速度要嚴格控制,如天氣濕度稍大的話,被冷凍的瓶子暴露在干冰-丙酮浴液面以上的部分其外壁會結很厚的冰霜,基本無法清楚觀察反應瓶里反應的快慢情況。
化學性質
正丁基鋰,化學式 C4H9Li。分子量64.06。無色液體。也有呈粉狀者。在空氣中易自燃。沸點80-90℃(0.013Pa),比重0.765(25℃)。遇水分解。溶于戊烷、己烷、苯等多數(shù)有機溶劑。在乙醚溶液中呈 五聚體,發(fā)生緩慢反應,生成乙氧基鋰、丁烷和乙烯。約在100℃時緩慢分解,150 ℃時迅速分解,主要產物為丁烯、丁烷和 氫化鋰。由金屬鋰與溴代丁烷或氯代丁烷在己烷或乙醚中經低溫反應制得。為重要的有機合成試劑,亦用作異戊二烯、丁二 烯、苯乙烯等的聚合催化劑和火箭燃料組分等。
用途
正丁基鋰溶液主要用于醫(yī)藥中間體,有機反應催化劑中陰離子聚合引發(fā)劑,同時還應用于農藥、合成橡膠、香精合成、液晶材料等行業(yè)和領域。
丁基鋰在有機合成上用途非常廣泛,增長碳鏈,是一種比較基礎的實驗室用產品。 1、金屬化反應:R-H + n-Butyl-Li → R-Li + Butane,生成的物質烷基鋰可與多種物質發(fā)生反應。 2、直接進行金屬化反應:連接取代基的芳香化合物與正丁基鋰反應,金屬鋰可連接到該芳香族化合物中。 3、親核加成和取代反應 4、鹵素-金屬置換
生產方法
在氮氣下,使純乙醚與剪碎的鋰絲冷至-10℃,開動攪拌,滴加溴丁烷的乙醚溶液。滴加完畢,緩緩溫熱到0-10℃,反應1-2h,過濾即得正丁基鋰乙醚溶液(商品),產率80%-90%。
類別
遇水自燃物質
爆炸物危險特性
與苯乙烯聚合可能爆炸
可燃性危險特性
濃度大于20%者在空氣中自燃; 與水, 二氧化碳接觸自燃; 遇熱, 明火易燃
儲運特性
庫房通風低溫干燥; 防水, 防二氧化碳
滅火劑
干粉
正丁基鋰
上下游產品信息
上游原料
下游產品
4-氯-2-甲基苯硼酸
苯并呋喃-2-硼酸
2-溴-5-碘吡啶
三(五氟苯基)硼烷
5-氯硫代苯-2-甲酸乙酯
2-氯-5-吡啶硼酸
3-異丙基苯硼酸
4-羧基苯硼酸頻那醇酯
2,5-二氯苯硼酸
5-溴吡啶-2-甲酰氯
5-氯吡啶-2-硼酸
異喹啉-4-甲醛
3,4,5-三氯噻吩-2-羰基氯
2,3,6-三氟苯甲酸
2-溴吡啶-5-硼酸
2,4,6-三氟苯甲酸
2-醛基噻唑
2-氰基苯硼酸
4-甲基二苯并噻吩
(2-氧代-3-苯氧基丙基)磷酸二甲酯
(4-甲氧基苯基)硼烷
4,5-二溴噻吩-2-甲醛
1-甲基-1H-吡唑-5-甲酸乙酯
1-苯并噻吩-2-磺酰氯
4-羥基苯硼酸
3-溴噻酚-2-羧酸甲酯
2-甲基-2H-吲唑-3-甲酸
2,4,6-三氯苯甲酸
2-溴吡啶-3-硼酸
5-溴吡啶-3-硼酸
3-溴-1-苯并呋喃
2,4-二溴噻吩
2,3,4-三溴噻吩
5-甲氧基吡啶-3-硼酸
2,3-二氟苯硼酸
1-甲基-1H-吡唑-5-羧酸
1-萘硼酸
氯苯嘧啶醇
5-甲基吡啶-2-硼酸
4-正丁基甲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