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三苯基碘化膦,英文名為Methyltriphenylphosphonium iodide,常溫常壓下為白色或者淺黃色固體。甲基三苯基碘化膦屬于wittig試劑,可用作有機合成,醫(yī)藥化學中間體,可用于藥物分子,生物活性分子的制備。此外,甲基三苯基碘化膦在有機合成中最常用作甲基化試劑,用于醛,酮羰基的烯基化反應。
溶解性
甲基三苯基碘化膦本質(zhì)上是一種有機鹽,在有機溶劑中溶解性較差,但是甲基三苯基碘化膦在水中的溶解性好。
應用轉(zhuǎn)化
甲基三苯基碘化膦可用作有機合成,醫(yī)藥化學中間體,可用于藥物分子,生物活性分子的制備。在有機合成轉(zhuǎn)化中,甲基三苯基碘化膦是一個最常用作甲基化試劑,可用于醛,酮羰基的烯基化反應。甲基三苯基碘化膦在堿性條件下,可以被堿拔除甲基上的一個氫原子生成相應的碳膦雙鍵,碳膦雙鍵和醛酮反應即可得到烯烴產(chǎn)物,該反應效率很高,產(chǎn)率很好。
圖1 甲基三苯基碘化膦的應用轉(zhuǎn)化
在一個干燥的反應燒瓶中,將甲基三苯基碘化膦(406毫克,1毫摩爾)溶于MeOH(16毫升)。在室溫下向反應混合物中加入六氟銻酸銀(344毫克,1毫摩爾)。攪拌反應混合物30分鐘。通過Celite墊過濾反應混合物。在減壓下濃縮所得溶液,得到三苯甲基膦六氟銻酸鹽。[1]
圖2 甲基三苯基碘化膦的應用轉(zhuǎn)化
在一個干燥的反應燒瓶中,將甲基三苯基碘化膦( 4.37 mol , 1767 g)轉(zhuǎn)入裝有機械攪拌器、回流冷凝器和氮氣進樣口的10 L圓底燒瓶中,然后向反應燒瓶中加入氫氧化鈉( 64.29 mol , 2571.43 g)和水( 6250 mL ),將所得的反應混合物攪拌,在100℃左右加熱回流6小時,反應過程中注意觀察反應混合物上層的透明層(苯層)的形成情況, TLC點板 (二氯甲烷:甲醇= 9 : 1)監(jiān)測反應進度。然后用二氯甲烷萃取混合物,用清水將混合物沖洗數(shù)次,用硫酸鎂干燥混合物,除去溶劑,所得的混合物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24 h即可得到目標產(chǎn)物分子甲基聯(lián)苯基氧化膦。[2]
圖3 甲基三苯基碘化膦的應用轉(zhuǎn)化
在一個干燥的反應燒瓶中,將0.81 g ( 2.00 mmol )三苯甲基碘化膦、0.50 g ( 1.00 mmol )碘化銻和30 ml丙酮混合,所得的反應混合物在室溫條件下反應24 h。反應結(jié)束后,直接將反應混合物在真空下濃縮即可得到目標產(chǎn)物分子。[3]
圖4 甲基三苯基碘化膦的應用轉(zhuǎn)化
向Schlenk燒瓶中加入三甲基硅基鈉試劑 ( 0.20 g , 1.10 mmol)和甲基三苯基碘化膦 ( 0.40 g , 1.00 mmol)的固體混合物,然后向反應混合液中加入30 ml Et2O,所得的反應混合物于- 78℃反應若干個小時,然后將反應混合物恢復至室溫,將反應混合物攪拌2 h。用硅藻土填料過濾反應混合物,將反應液濃縮至約10 毫升,然后將反應混合物在負30度下放置24小時即可得到目標產(chǎn)物。[4]
圖5 甲基三苯基碘化膦的應用轉(zhuǎn)化
將苯甲醛( 1.00 g , 1.00 equiv )加入到甲基三苯基碘化膦( 1.20 equiv )和K2CO3 ( 1.5 equiv )的四氫呋喃或1,4 -二氧六環(huán)( 10 ~ 15 mL)溶液中,所得的反應混合物在110 °C 下回流反應12小時,反應結(jié)束后,將反應混合物冷卻至室溫,往反應混合物中加入乙醚,將反應粗體系通過硅藻土過濾除去不溶性沉淀,所得的濾液通過旋轉(zhuǎn)蒸發(fā)除去多余的溶劑,最后將得到的粗反應體系通過硅膠柱色譜(正己烷)純化即可得到醛烯基化的產(chǎn)物。[5]
儲存條件
甲基三苯基碘化膦,化學性質(zhì)較為穩(wěn)定,正常情況下不會分解。因此,甲基三苯基碘化膦密封保存在室溫且干燥的環(huán)境中即可。
參考文獻
[1] Tian, Feng-Xian and Qu, Jin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87(3), 1814-1829; 2022
[2] Zhao, Yong et al RSC Advances, 6(48), 42482-42494; 2016
[3] Sharutin, V. V. et al Russian Journal of Inorganic Chemistry, 56(8), 1264-1271; 2011
[4] Seed, John A. et al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59(37), 15870-15874; 2020
[5] Mandal, Tanumoy et al Asian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11(1), e202100601;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