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1-2]
大馬酮類香料是含13個碳原子的芳香化合物,為無色至淡黃色透明液體。大馬酮類香料可溶于乙醇和有機溶劑中,不溶于水,都具有強烈的類似玫瑰的芳香。大馬酮類香料最早出現(xiàn)在60年代,是由香料合成專家Ohlof從玫瑰花的精油里成功提取的。作為一類名貴的高檔香料,國內(nèi)外很多學者從事其合成的工作,然而盡管科研人員在實驗室內(nèi)已經(jīng)設計并完成了多條α-大馬酮合成的路線,但由于成本高昂及生產(chǎn)條件的限制,仍然制約著大馬酮類香料的產(chǎn)業(yè)化生產(chǎn)。國內(nèi)從事該項目研究的較少,生產(chǎn)尚屬空白,應用全部依賴進口,且進價昂貴。
應用[2]
大馬酮類的香料是含有13個碳原子的化合物,具有令人愉悅的氣味,是近年來發(fā)展很快的一種名貴的香料,一直以來受到國內(nèi)外學者的高度重視。大馬酮類香料一般包括三種異構(gòu)體:α-大馬酮、β-大馬酮和γ-大馬酮。其中,α-大馬酮的香味怡人、令人愉悅,其具有水果味的香氣,不僅作為一些高檔化妝品的調(diào)香劑,也經(jīng)常用在食品香精當中。伴隨著調(diào)香技術(shù)的日趨成熟,α-大馬酮在煙草中的應用也逐漸增多,其中為人熟知的高檔香煙如萬寶路、海南、金鹿等品牌都添加了該種物質(zhì),經(jīng)配比后的香煙氣味更加濃郁、豐富,目前市場的需求量極大。除此之外,α-大馬酮在香精和食品中的使用量也大幅的增加。
制備[3]
1)α-紫羅蘭酮肟化合物2的合成
10.0g(52mmol)的α-紫羅蘭酮,用20mL乙醇溶解后,加至燒瓶內(nèi)。依次向燒瓶內(nèi)一次性加入3.8g(60mmol)的鹽酸羥胺,6.4g(70mmol)的醋酸鈉及15mL去離子水。加畢后,體系溫度提升至55℃,控制反應時間3h。反應后,向體系內(nèi)加入60mL去離子水,分別用60mL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有機相。用60mL飽和亞硫酸氫鈉水溶液洗滌有機相,無水MgSO4干燥,蒸出溶劑后得橘黃色液體,放置冰箱內(nèi)成為固體,即為α-紫羅蘭酮肟化合物2,收率為99.6%。氣相質(zhì)譜聯(lián)用儀測定化合物2的分子量為207,與α-紫羅蘭酮肟的計算分子量一致。核磁氫譜顯示有22個氫,其中含有4個甲基,化學位移δH分別為2.00、1.55、0.89、0.81,3個烯烴氫化學位移δH分別為6.12、5.86、5.42。核磁碳譜顯示含有13個碳,其中含有1個肟基,化學位移δC為155.7,4個烯烴碳化學位移δC分別為136.5、132.8、127.9、120.9。結(jié)合氣相質(zhì)譜和核磁的分析確定產(chǎn)物為α-紫羅蘭酮肟。
2)α-紫羅蘭酮環(huán)氧化肟化合物3的合成
5.1g(24mmol)α-紫羅蘭酮肟2加至70mL去離子水中,加至反應瓶內(nèi),維持體系溫度0℃。攪拌下,緩慢加入3.7mLCTAOH(10wt%),體系由無色透明變?nèi)榘咨后w,再緩慢加入35mL雙氧水(30%)與5mL氫氧化鋰(6mol/L)的混合液,加畢后,將體系溫度升至25℃,反應時間15h。反應完畢后,加入150mL去離子水,分別用100mL二氯甲烷萃取3次,合并有機相,用無水MgSO4干燥,蒸出溶劑后得到α-紫羅蘭酮環(huán)氧化肟化合物3,收率為98.8%。
3)α-大馬酮5的合成
三口燒瓶內(nèi)加入4.0g(19mmol)α-紫羅蘭酮異惡唑衍生物4、70mL的環(huán)己烷和2.0g(86mmol)的Na,維持體系溫度40℃,加入8mL無水乙醇,至未有金屬鈉剩余后,反應時間8h;反應完畢后,加6g氯化銨和30mL的去離子水,溶液分別用50mL二氯甲烷萃取3次,合并有機相,再用50mL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洗滌,無水MgSO4干燥;蒸出溶劑后的液體再經(jīng)減壓蒸餾,得到α-大馬酮,收率為90.8%。
主要參考資料
[1] CN201810523068.6一種α-大馬酮的制備工藝
[2] CN201610278095.2一種大馬酮的工業(yè)制造方法
[3] α-大馬酮的制備工藝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