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理作用
司莫司汀為亞硝基脲類細胞周期非特異性抗腫瘤藥,對處于G1/S邊界或S早期的細胞最敏感,對G2期細胞亦有抑制作用。司莫司汀進入體內(nèi)后,其分子可斷裂為兩部分,一為氯乙胺部分,可發(fā)揮烴化作用,使DNA鏈斷裂,RNA及蛋白質(zhì)受到烴化,與抗腫瘤作用有關;另一為氨甲酰基部分,經(jīng)轉化可發(fā)揮氨甲?;饔茫饕c蛋白質(zhì)特別是賴氨酸末端的氨基發(fā)生反應,與骨骼毒性作用有關,氨甲?;瘜γ傅鞍椎钠茐氖笵NA損傷后難以修復,有助于抗癌作用。本品雖具烷化劑作用,但與一般烷化劑無交叉耐藥性,與長春新堿、丙卡巴肼及抗代謝藥也無交叉耐藥性。
本品吸收后迅速分解,口服10分鐘后即可在血漿中檢測到分解部分??膳c血漿蛋白結合,存在肝腸循環(huán),代謝產(chǎn)物血漿濃度持續(xù)時間長,可能是出現(xiàn)延遲性毒性的原因。本品脂溶性強,可通過血腦屏障,給藥30分鐘即可在腦脊液中測出,濃度為血漿中的15%~30%。本品在肝、胃、腸、肺、腎中濃度。約47%以代謝產(chǎn)物形式24小時內(nèi)經(jīng)尿排泄,糞便排泄<?5%,<?10%自呼吸道排出。
適應證
(1)用于腦部原發(fā)腫瘤及繼發(fā)腫瘤。
(2)與其他藥物合用,可治療惡性淋巴瘤、胃癌、直腸癌和黑色素瘤。
禁忌證
(1)妊娠期和哺乳期婦女禁用。
(2)對本藥過敏者禁用。
(3)嚴重骨髓抑制者、嚴重肝腎功能損害者禁用。
不良反應
(1)骨髓抑制:呈延遲性反應,有累積毒性。白細胞或血小板減少最低點出現(xiàn)在服藥后4~6周,一般于第6~8周恢復正常。
(2)胃腸道反應:可見惡心、嘔吐等。
(3)肝腎功能:因與較高濃度藥物接觸,肝腎功能可受到影響。
(4)其他:乏力,輕度脫發(fā);偶見全身性皮疹;可抑制睪丸或卵巢功能,引起閉經(jīng)或精子缺乏。
注意事項
(1)骨髓抑制、感染、肝腎功能不全者、老年人慎用。
(2)用藥期間應密切觀察血象、血尿素氮、尿酸、肌酐清除率、血膽紅素、轉氨酶的變化和肺功能。
(3)本品可抑制機體免疫反應,用藥結束后3個月內(nèi)不宜接種活疫苗。
(4)預防感染,注意口腔衛(wèi)生。
貯存
避光、密閉在冷處(2~10℃)保存。